新闻中心
News
新华社上海10月4日电(记者程思琪)在你看来,婚姻应该是什么模样?有人说,婚姻是曲,时而平静时而明快。有人说,婚姻是茶,平平淡淡却韵味十足。
婚照,是人生婚姻中最具仪式感的记忆,也是时代流行文化的载体。近期,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内举办的“图遇时代·上海改革开放40年——2018上海国际摄影节”展览的 “上海婚照”展区内,40幅拍摄于近四十年间的上海婚照见证了自改革开放以来几代人的“幸福瞬间”。
展厅内的一幅新旧婚照对比图引起了观众们的注意,作品中左边的照片是一对新人于1980年拍摄的婚照,澳门新葡萄新京官网右边是这对夫妇于今年以同样角度、同款风格拍摄的一张婚照。对比之下,虽然曾经的“新人”容颜渐老,但幸福依旧。
“上海婚照”展区内的一幅新旧婚照对比图引起了观众们的注意。(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看着照片中的自己和妻子,曾经的“新郎”徐子良感慨良多。据他回忆,当时还是知青的自己与新婚妻子回到上海探亲,偶然看到上海王开照相馆橱窗内挂着一张婚照。“当时我们就决定也要拍一套这样的婚照。”
“1978年以前,人们的婚照主要还是以穿军装、中山装为主,即使到改革开放初期,西式的婚纱照也是很稀罕的。”曾经的上海摄影业行业协会负责人罗莲珠说,那时候婚照基本都是套用标准化的模板和尺寸,“婚照的样式选择非常有限。”
当时,照相馆一直沿用的单色和中式服装标配的婚照已满足不了大批适龄青年的需求。而王开照相馆新款婚照的面世为众多青年提供了新的选择,引领了当时上海婚纱摄影的时尚。那段时间,王开照相馆的婚照拍摄量屡创新高,最多一天拍摄量高达284对(包含2家分店),成为当时上海照相馆单日婚照的最高纪录。
改革开放加快了国内摄影技术的进步,彩色摄影的普及和更多专业摄影器材的引入都为婚照摄影提供了更多可能。婚照不再局限于模板式的标准服务,而是更多聚焦那个时代独有的“婚恋”特征。
20世纪80年代,从上海黄浦公园到黄浦江边的一道防汛墙,是当时上海青年男女互诉衷肠的地方。“那时候每天晚饭后总会有很多年轻人聚在那里谈恋爱,慢慢就有了外滩‘情人墙’的称号。澳门新葡萄新京官网”原人民照相馆艺术总监殷孟珍回忆道。
殷孟珍记得自己有一天经过外滩“情人墙”,被一对对情侣谈恋爱的情景所触动,由此以“情人墙”为主题创作了《情投意合》这幅婚照作品。“当这张作品在人民照相馆的橱窗挂出来后,许多新人都说要拍张一模一样的,也许这张照片照出了那个年代青年人的‘爱情记忆’吧。”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婚照摄影中早期的黑白胶片风格已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彩色胶片及后来的数字化摄影;拍摄地点也从照相馆影棚内转到户外大自然的实景拍摄,这一系列的技术变革让人们有了更多婚照拍摄的选择。
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31岁的朱良成听说这次“上海婚照”展览现场有免费婚照拍摄活动,便带着新婚妻子前来现场拍摄了一张婚照。澳门新葡萄新京官网“十月份我们就要举办婚礼,这次能够有幸请摄影名师为我们拍摄婚照,就是对我们最好的祝福。”
据朱良成介绍,早在今年4月他们就已在杭州拍过一套婚纱照。“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婚照拍摄一般都包含外景拍摄、室内拍摄,服饰选择上也是中式、西式、日常服都有。相比我们父辈那一代,婚照风格的选择多多了。”
如今,婚照不仅是一种仪式感的婚姻记录,它更包含了当下年轻人对婚姻的态度与对未来生活的期许。“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中式礼服甚至日常搭配作为婚照拍摄的主要服饰,而不是只局限于西式婚纱。”朱良成说。
婚照,是每一个家庭的美好见证,也是每一个时代的潮流缩影。在朱良成看来,“虽然技术不断进步、拍摄手法也越来越多元化,但是这些婚照都有着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幸福。”